加强防控监管 筑牢安全堤坝

无危为安,无损为全。

当前,社区安全、厂矿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机构安全等问题困扰着管理者们!

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转型期,社会成员固定从属于一个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大量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城市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失业与下岗职工数量巨增,同时数亿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加,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人群等因素混杂,各种文化意识与多元道德存在着显形与隐性冲突,加上教育、管理等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致使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呈现出交叉性、复杂性、连锁性和突发性特征,

城市居住型社区向商居混合型社区急速转变,而后者往往具有社会结构复杂化、行政执法主体多元化、公共资源多样化的特征,与居住型社区相比,商居混合型社区公共安全治理的难度大,各种社会治安事件频发,社会治安隐患趋多,影响公共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导致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对城市公共安全及其管理构成了新的威胁。

随着改革的深入,居民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参与意识与愿望的不断增强,使得原有的公共安全管理方式很难满足形势发展要求。公共安全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如果仍停留在传统模式阶段,不能迅速实现向现代模式转型,社会就会事故不断,停滞不前。

厂矿、交通、校园、机构等的安保隐患和管理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为构建一个完善的智能安保管理平台提出了一个十分庞大的课题;由此延伸出来的综合管理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人员的管理问题不单单是安保上的管理,更有管理上的管理……

综上,然而:

现阶段,我国各社会实体的综合危机防范技术薄弱,应急救援能力有限。公共安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仍未完善,未能形成全面覆盖的信息管理技术平台,缺乏系统和长期规划和机制。

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由于综合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条块分割严重,管理技术也相对落后。

宣传教育不够,公众危机意识不强,缺乏自救能力。安保管理工作与其它工作不同,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对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在这方面的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只有后院不起火,将军征战才能得胜回!安保管理是后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后院管理更包括了行政考勤工作、后勤消费工作等。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人的安全需求排在仅次于生理需求的第二位。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的社会早已渡过了解决温饱问题的时代,由此而来的是安全需求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人们对安全感的需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重视,主要原因有:

美好生活提高了整个社会安保的需求,更提高了每个社会人的安全需求和社会需求;

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了社会对智能生活的需求;

城镇化进程引发的高强度人口流动,提出了更高的安保需求;

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需求;

社会矛盾的相对激化,安全防范需求提高;

智能技术实现的智能管理需求;

节约管理成本的需求;等等。

智能技术应用的最终目标:物联网。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五大功能定义了现代化管理的框架。

风险以预先防范为主要手段。

国内外安全社区研究和实践表明,安全社区的建立和有效管理,可在一定时期降低伤害事故达30%,部分更可高达60%对安全社区伤害预防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表明,较少的经济投入可获得可观的效益。

社区和企业的全效管理不仅仅是安保管理的需要,赛铁公司把这一部分定位为:后院管理。后院管理包括安保安全管理、物损预防管理、人员效率管理、供给效率管理等。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社会的需求不断提升,我们如何满足管理上的需要,如何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和便利呢?

智能的需求和应用越来越庞大。智能小区,智能生活,智能办公,智能生产,智能校园,智能楼宇,一切都智慧起来,一切都聪明起来,我们也要跟着更聪明,更智慧。

未来的物联社会会是怎么样?

安防已经不是简单的限于报警系统,安装几个摄像机、报警探头和读卡器了事,而是一种大而全的系统。闭路监控电视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不同的行业和市场的要求千差万别,已经不可能一家公司提供市场上所需的一切产品和满足一切的用户需要,需要大家通力合作;门禁系统也出现联网化、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比如公交系统、身份证应用系统等等;报警系统也不仅仅限于本地服务,而是需要一个强大的接警中心。而这些都不算什么,用户可能需要一套将监控、门禁、报警集成的大安保平台。

对于某些特定的需要,比如高速铁路、机场、港口、平安城市、亚运会、世博会这样的项目,它们需要的是更加特定、满足特定需要的“大安保系统”,这个系统不在是将监控、门禁、报警集成这么简单,可能还需要和通信网络、控制网络集成和联动,可能还需要集成GPS系统、GIS系统、无线对讲系统、楼控系统、电话通信系统、医疗系统、交通系统等等,不一而足。而这种新型的应用被称之为应急智慧系统,可谓大安防发展的最高境界。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物联网系统的货车,当装载超重时汽车会自动告诉你超载了,并且超载多少,但空间还有剩余;告诉你轻重货怎样搭配,当搬运人员卸货时,一只货物包装可能会大叫“你扔疼我了”或者说“亲爱的,请你不要太野蛮,可以吗?”当司机在和别人扯闲话,货车会装作老板的声音怒吼“笨蛋,该发车了”!

物联网传感器产品已率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应用。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

首家高铁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心在苏州投用。我国首家高铁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心2010618日在苏州科技城投用,该中心将为高铁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高铁物联网作为物联网产业中投资规模最大、市场前景最好的产业之一,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以往购票、检票的单调方式,将在这里升级为人性化、多样化的新体验。刷卡购票、手机购票、电话购票等新技术的集成使用,让旅客可以摆脱拥挤的车站购票与地铁类似的检票方式,则可实现持有不同票据旅客的快速通行。

2011年1月3日国家电网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无锡市惠山区西泾变电站日前投入运行,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传感测控网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和巡检”。西泾变电站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传感测控网络将传统意义上的变电设备“活化”,实现自我感知、判别和决策,从而完成自动控制。完全达到了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前期预想,设计和建设水平全国领先。

安保问题的解决,本着“预警,处置,应对,取证”四个步骤为基本准则;整合技防,物防,人防通力协作,打造完美和谐的人居环境,达到事先预防有警报,警情处置有效率,应对损害有措施,事后取证有保障。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我们的这个时代,信息化时代!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但激动人心的时代。我们的时代创造了大大超过在此之前人类社会创造总和的物质文明,我们为能生活在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全新时代感到无比自豪。而在这些惊人之举的背后我们会清楚地意识到一只无形的巨手正操纵着我们时代的脉博,也正是它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头脑意识及思维方式,这只无形的巨手被我们称为信息。由此,我们所处的腾飞与变革的年代亦被称之为信息时代。信息化革命的浪潮将席卷全球,给传统的产业、观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以猛烈的冲击和影响。智能安保行业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人性化全速发展。

上海赛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智能安保门禁一卡通管理平台的研发和应用集成。赛铁公司的核心系统产品:SSIM,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为用户建造出完善的安保管理体系。

美好的生活提升了安保管理的需求。五道安全防线,构筑起全方位立体式的安保体系,时刻保护着您!

本着外紧内松、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规划,将物防、技防、人防有机结合,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第一道安全防线:由周界防范报警系统、主出入口车行道闸系统、人行通道闸机系统构成,用以防范翻墙、尾随等非法窜入者。主要采用电子围栏或主动红外对射系统,通道闸机、车道闸杆等系统,适当加以部署一些外围的联控网络监控点,建立起全方位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安全防线:由内部网络监控系统构成,对进出区域和主要通道上的车辆、人员及重点设施进行实时监控管理,配合周界报警系统和周界防护系统对现场情况进行监控记录,提高报警响应效率。

第三道安全防线:由安保巡逻管理系统构成,通过安保人员对区域内重点位置进行定时巡防,利用电子巡更系统,确保安保人员的巡逻到位,实现物业上的严格管理。

第四道安全防线:由内部门禁系统、电梯楼层管制系统构成,可将闲杂人员拒之门外,防止外来人员无端流动。特别是门禁管理系统可以延伸出更丰富的便利应用,如收费系统、考勤系统、订餐系统等。

第五道安全防线:由业主单位内环境侧测警报系统构成,这也是整个安全安保系统最重要的一环。当有非法入侵或发生如煤气泄漏、火灾、老人急病等紧急事件时,通过安装在户内的各种电子探测器自动报警,接警中心将在数十秒内获得警情消息,为此迅速派出保安或救护人员赶往住户现场进行处理。

同时,在物管中心建立一个24小时安保监管中心,充分发挥物业保安的作用,迅速快捷发现警情,自动进行警情分析和信息分流,并协助公安机关及时处理警情,提高破案率,以达到保护业主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智能识别技术:

安保一卡通行业所涉及的智能识别技术,根据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光电识别、磁识别、集成芯片识别、射频识别、生物识别等方式。其中光电识别、磁识别、集成芯片识别、射频识别等方式大多均以证件卡的形式出现在用户手上,所以均被称之为智能卡;而生物识别方式是以人体自身所具备的生物特征为识别依据,所以无需借助其它媒介物质。

采用光电识别技术的条形码卡,由于其成本的低廉性,早期大多用在员工考勤上,但由于其很大的不安全性而被抛弃,因为传统的复印机就可以复制出另一张条形卡来。

条码卡

条码卡


  主要应用在各类查询系统中,如证券卡、借书证、会员证等。

采用磁读写识别技术的磁条卡,此前还大量应用于银行卡、信用卡、医疗卡等方面,其安全性也很差,但磁条卡在上述行业的大量应用主要因由是:一是成本低廉;二是不以磁条内的数据为唯一的执行依据;如:银行卡还有一层密码的校验后方可使用,医疗卡没有直接跟金钱挂钩,只做为个人身份的识别等。目前,银行业也开始发行复合卡,也就是智能射频卡加上磁条卡双重识别共存的应用。

磁条卡

磁条卡:


  应用在各个领域。有三根磁道可供记载数据资料,需配合终端设备使用,如银行卡、信用卡、证券卡、会员卡、查询卡、储值卡、门票等。

集成芯片识别技术是智能识别技术的一大提升,它集聚了智能识别技术和安全技术的优点,但也传承了一个不合理的方式,它是需要接触式读写,而接触式的读写在现实应用中是存在弊端的,现实应用中的磨损、污损,读写机具的读写磨损,导致了芯片的使用寿命和效果。集成芯片识别技术的大量应用于储值电话IC卡、校园消费卡等方面。

接触式IC卡

接触式IC卡:


  应用在各个领域,可记载更多资料,更可靠安全,如电话卡、会员卡、储值卡、考勤卡、门锁卡、各类收费卡等,主要使用SIEMENSATMEL的芯片。

智能识别技术之射频卡:

射频识别技术是集成芯片识别技术的升华者,射频识别技术同样采用了集成芯片技术,但把读写方式变革为无线传输,这样就避免了读写磨损以及使用污损所造成的不便,解决了实用上的方便性。射频识别技术在智能身份识别行业的应用,迄今已有20多年了,它还将继续引领智能身份识别行业的主流应用,射频识别技术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大致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微波等方式。

智能卡来源于英文名词"Smart Card",又名智慧卡、聪明卡。狭义上的智能卡就是指射频卡,射频卡又称感应卡、IC卡,这里的IC卡全称为“Integrated Circuitcard”,即集成电路卡。

IC卡的概念是70年代初提出来的,第一张IC卡由法国布尔(BULL)公司于1976年制造。

根据智能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划分为感应式IC卡、复合智能卡、双界面卡、光卡等,下面分别进行简单介绍:

感应式ID卡

感应式ID


  同属感应式IC卡类,又称射频卡、低频卡,这里作了细分。一种不可写入的感应卡,含固定的编号,应用在各类控制系统,如门禁卡等,主要有美国HIDMOTOROLATITMLEGIC和新加坡SYRIS ID卡。

感应式IC卡

感应式IC卡:


  又称射频卡、高频卡,主要应用在各类收费及控制系统,数据记录可靠,使用更方便,如一卡通系统、公交卡、门禁卡等,主要有的PHILIPSMifare系列卡。

复合卡

复合卡(非接触式感应卡外加磁条):


  为感应式IC/ID卡外加磁条,在国外银行及金融机构用量较多,在国内使用较少。当然也可以是其它两种智能卡功能的组合,如条码和磁条、接触IC和磁条等。

双界面卡

双界面卡(非接触式感应卡加接触式IC):


  为感应式IC/ID卡外加接触式IC卡芯片,在国外银行及金融机构用量较多,在国内使用较少。当然也可以是其它两种智能卡功能的组合,只是生产工艺的繁简程度不同。

光卡

光卡:图片暂缺


  利用激光进行读或读写,存储量大,不受磁场等的干扰等。典型应用:可作为病人的病历卡(北京协和医院人工透析病人信息管理),详细记录该病人的所有记录及相关数据。

异形卡

异形卡:


应用在各种日常用品中,如手表卡、筹码卡、锁匙扣卡、商标防伪卡、硬币卡、玻璃管卡等。

并可根据客户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

人像卡

人像证件卡:


  应用在各种证件中,如工作证、学生证、会员证、通行证、准考证、资格证等。

可根据客户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

     射频感应IC卡的应用优势:

1、可靠性高。感应卡与读卡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卡而产生的各种故障。例如: 由于粗暴插卡、非卡外物插入、灰尘或油污导致接触不良等造成的故障。此外,感应卡表面无裸露的芯片,无需担心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题,既便于卡片的印刷,又提高了卡片的使用可靠性。

2、操作方便,便捷。由非接触通讯,读卡器在10cm内或者更远范围内就可以对卡片操作,所以不必插拔卡,非常方便用户的使用。非接触式卡使用时没有方向性,卡片可以任意方向掠过读卡器表面,即可完成操作,这大大提高了每次使用的速度。

3、保密性好。感应卡的序列号是唯一的,制造厂家在产品出厂前已将序列号固化,不可更改。

智能识别技术之射频卡代表 MF1 IC卡:

Mifare One IC

IC卡是IntergratedCircuit Card的缩写即“集成电路卡”,也称为“Smart card”即智能卡的意思。它是将具有存储、加密、逻辑运算甚至数学运算等功能的电路集成在一个芯片中,所以叫做集成电路卡。

IC卡具有灵活且高度可靠的安全保密性,芯片内有卡操作系统,采用一定的安全加密算法,在卡中可设置密钥、发卡人密码、持卡人密码、身份认证和信息认证等安全措施,从而使得卡中数据不易被复制和篡改。卡中采用文件形式管理存储数据,可动态分配存储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存储空间。IC卡具有长期的数据稳定性,数据保持时间可达到10年以上,使得卡中的数据真实可靠且避免了多次的复制和部分数据工作,节省相应的费用。校园卡选用最新高科技的射频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是世界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与接触式IC卡相比较,非接触式卡具有以下优点:可靠性高。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

智能识别技术之射频卡代表MF1&MF3准CPU卡/Desfire卡:

CPU

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非接触式,CPU卡内具有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EEPROM)以及片内操作系统(COS),CPU卡不仅仅是单一的非接触卡,而是一个带有卡片操作系统(COS)的应用平台,装有COSCPU卡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不仅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同时具有命令处理、计算和数据加密等功能。

CPU卡一卡通具备最高安全级别,CPU卡采用动态密码,并且是一用一密即同一张卡,每刷一次卡的认证密码都不相同,有效防止重复卡、仿制卡、卡上数据/金额非法修改等安全漏洞,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适用于各种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公交、地铁等社会性应用场合,具有用户空间大、读取速度快、支持一卡多用、安全性高等特点,符合《ISO非接触式读写标准》、支持《中国人民银行PBOC2.0标准》以及《建设部IC卡应用规范》。

  卡片外观和尺寸和普通ICM1卡一样。

CPU卡芯片通俗地讲就是指芯片内含有一个微处理器,它的功能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人们经常使用的集成电路卡(IC卡)上的金属片就是CPU卡芯片。CPU卡可适用于金融、保险、交警、政府行业等多个领域,具有用户空间大、读取速度快、支持一卡多用等特点,并已经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商秘委的认证。CPU卡从外型上来说和普通IC卡,射频卡并无差异,但是性能上有巨大提升,安全性和普通IC卡比,提高很多,通常CPU卡内含有随机数发生器,硬件DES,3DES加密算法等,配合操作系统即片上OS,也称COS,可以达到金融级别的安全等级。

非接触cpu卡卡内集成电路中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以及片内操作系统COS等主要部分,犹如一台超小型电脑。具有信息量大、防伪安全性高、可脱机作业,可多功能开发等优点。CPU卡采用强大而稳定的安全控制器,增强了卡片的安全性。非接触CPU卡采用了无线传输的方式,通过射频方式获取能量和数据信号,能满足快速交易的要求(如公交的快速通过)。CPU卡采用了多种芯片级防攻击手段,基本上不可伪造;CPU卡能够在内部进行加解密运算,它所特有的内外部认证机制以及以金融IC卡规范为代表的专用认证机制,能够完全保证交易的合法性;在认证和交易过程中,CPU密钥不会泄露到卡外部,每次都是通过加密的随机数来进行,而且因为有随机数的参加,确保每次传输的内容不同,保证了交易的安全性。在认证和交易过程中所使用的密钥都是在安全的发卡环境中产生并密文安装到SAM卡和用户卡中,整个过程密钥不外露。CPU卡的应用防火墙功能可以保障同一张卡中不同应用的安全独立性。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金融行业都以CPU卡作为下一代银行卡的标准。采用非接触式CPU卡可以杜绝伪造卡、伪造终端、伪造交易,最终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非接触式CPU智能卡(8K/16KDES/3DES算法)

非接触式CPU智能卡(8K/16KDES/3DES算法)的芯片采用CMOS EEPROM工艺制作的高端智能卡产品,典型的应用如公共交通、电子钱包等。符合ISO/IEC14443 TYPE A标准的RF电路、32位随机数电路、DES/3DES算法模块、流加密处理器,卡上程序存储器为32K×8EEPROM512×8RAM

固化进电子器件,不使用SAM卡。

智能识别技术之射频卡代表MF1&标准CPU卡:

CPU

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非接触式,CPU卡内具有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EEPROM)以及片内操作系统(COS),CPU卡不仅仅是单一的非接触卡,而是一个带有卡片操作系统(COS)的应用平台,装有COSCPU卡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不仅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同时具有命令处理、计算和数据加密等功能。

CPU卡一卡通具备最高安全级别,CPU卡采用动态密码,并且是一用一密即同一张卡,每刷一次卡的认证密码都不相同,有效防止重复卡、仿制卡、卡上数据/金额非法修改等安全漏洞,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适用于各种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公交、地铁等社会性应用场合,具有用户空间大、读取速度快、支持一卡多用、安全性高等特点,符合《ISO非接触式读写标准》、支持《中国人民银行PBOC2.0标准》以及《建设部IC卡应用规范》。

  卡片外观和尺寸和普通ICM1卡一样。

CPU卡芯片通俗地讲就是指芯片内含有一个微处理器,它的功能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人们经常使用的集成电路卡(IC卡)上的金属片就是CPU卡芯片。CPU卡可适用于金融、保险、交警、政府行业等多个领域,具有用户空间大、读取速度快、支持一卡多用等特点,并已经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商秘委的认证。CPU卡从外型上来说和普通IC卡,射频卡并无差异,但是性能上有巨大提升,安全性和普通IC卡比,提高很多,通常CPU卡内含有随机数发生器,硬件DES,3DES加密算法等,配合操作系统即片上OS,也称COS,可以达到金融级别的安全等级。

非接触cpu卡卡内集成电路中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以及片内操作系统COS等主要部分,犹如一台超小型电脑。具有信息量大、防伪安全性高、可脱机作业,可多功能开发等优点。CPU卡采用强大而稳定的安全控制器,增强了卡片的安全性。非接触CPU卡采用了无线传输的方式,通过射频方式获取能量和数据信号,能满足快速交易的要求(如公交的快速通过)。CPU卡采用了多种芯片级防攻击手段,基本上不可伪造;CPU卡能够在内部进行加解密运算,它所特有的内外部认证机制以及以金融IC卡规范为代表的专用认证机制,能够完全保证交易的合法性;在认证和交易过程中,CPU密钥不会泄露到卡外部,每次都是通过加密的随机数来进行,而且因为有随机数的参加,确保每次传输的内容不同,保证了交易的安全性。在认证和交易过程中所使用的密钥都是在安全的发卡环境中产生并密文安装到SAM卡和用户卡中,整个过程密钥不外露。CPU卡的应用防火墙功能可以保障同一张卡中不同应用的安全独立性。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金融行业都以CPU卡作为下一代银行卡的标准。采用非接触式CPU卡可以杜绝伪造卡、伪造终端、伪造交易,最终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非接触式CPU智能卡(8K/16KDES/3DES算法)

非接触式CPU智能卡(8K/16KDES/3DES算法)的芯片采用CMOS EEPROM工艺制作的高端智能卡产品,典型的应用如公共交通、电子钱包等。符合ISO/IEC14443 TYPE A标准的RF电路、32位随机数电路、DES/3DES算法模块、流加密处理器,卡上程序存储器为32K×8EEPROM512×8RAM

固化进电子器件,不使用SAM卡。

智能识别技术之射频卡代表MF1&国密CPU卡:

国密CPU

    非接触式CPU智能卡(国密SM1算法)。

  这款卡片是单界面非接触CPU芯片,产品支持ISO14443-A协议,CPU指令兼容通用8051指令,数据存储器为8K字节的EEPROM。该芯片符合银行的相关标准,COS同时支持PBOC2.0标准(电子钱包)及建设部IC应用规范,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安全是非接触IC卡的生命线。

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密算法安全等级高。未来国家IC卡发展战略是将符合国密算法的CPU智能一卡通系统产品和技术纳入行业应用的总体规划中,在全社会大范围地推广开来。届时,建筑及居住区智能一卡通将与城市一卡通实现融合,将多种功能集中在一张IC卡上,实现一卡多用和集成的、智能的脱机运行模式,为居民提供快捷的使用体验。

国密SM1算法是由国家密码管理局编制的一种商用密码分组标准对称算法。该算法不公开,仅以IP核的形式存在于芯片中。密钥长度为128位,是目前市面上最安全的IC卡算法。

为了规范国内重要IC卡系统的密码应用,从2009年开始,国家密码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等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IC卡系统密码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重要门禁系统密码应用指南>的通知》、《建筑及居住区门禁系统密码应用实施细则》,明确提出了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IC卡应用发展战略是采用符合国密算法的产品和技术。这就意味着智能门禁一卡通系统中使用的IC卡和安全设备必须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审批并且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这些利好政策无疑给国密算法CPU智能卡的市场推广奠定了基础,也加速了国内一卡通技术、产品的升级速度,推动了一卡通行业的稳步发展。

采用PSAM卡,中国特有。

智能识别技术之生物识别技术:

    指纹识别

  指纹是指人的手指末端正面皮肤上凸凹不平产生的纹线。纹线有规律的排列形成不同的纹型。纹线的起点、终点、结合点和分叉点,称为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指纹识别即指通过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来进行鉴别。由于每个人的指纹不同,因此指纹可用于身份鉴定。

  指静脉识别

  指静脉识别系统首先通过指静脉识别仪取得个人指静脉分布图,从指静脉分布图依据专用比对算法提取特征。

通过红外线CMOS摄像头获取手指静脉、手掌静脉、手背静脉的图像,将静脉的数字图像存贮在计算机系统中,将特征值存储。静脉比对时,实时采取静脉图,提取特征值,运用先进的滤波、图像二值化、细化手段对数字图像提取特征,同存储在主机中静脉特征值比对,采用复杂的匹配算法对静脉特征进行匹配,从而对个人进行身份鉴定,确认身份。

 

虹膜识别

    虹膜是位于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区域,在红外光下呈现出丰富的纹理信息,如斑点、条纹、细丝、冠状、隐窝等细节特征。虹膜从婴儿胚胎期的第3个月起开始发育,到第8个月虹膜的主要纹理结构已经成形。除非经历危及眼睛的外科手术,此后几乎终生不变。

面部识别(脸形识别、人脸识别)

  面部识别是根据人的面部特征来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包括标准视频识别和热成像技术两种。

  标准视频识别是透过普通摄像头记录下被拍摄者眼睛、鼻子、嘴的形状及相对位置等面部特征,然后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再利用计算机进行身份识别。视频面部识别是一种常见的身份识别方式,现已被广泛用于公共安全领域。

热成像技术主要透过分析面部血液产生的热辐射来产生面部图像。与视频识别不同的是,热成像技术不需要良好的光源,即使在黑暗情况下也能正常使用。


通讯传输技术:

RS-232协议

RS-232是PC机与通信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串行接口,采用3条线接驳,接收,发送,接地;对地电压为3-15V左右。RS-232被定义为一种在低速率串行通讯中的单端标准。其传送距离最大为约12-15米,最高速率为20,000bps;RS-232是点对点(即只用一对收、发设备)通讯,其驱动器负载为3~7kΩ,所以RS-232适合本地单台设备短距离之间的通信。通常适用于桌面型发卡机进行发卡之用。

RS-485协议

RS-485是RS-232的应用升级,采用2条线进行接驳传输,两线间的电压差2-6V,接口信号电平比RS-232降低了,就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且该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 电路连接。RS-485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RS-485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1200米,实际上可达 800米(这是理论上的数据,在实际应用操作中,极限距离仅达1200米左右,建议参考值为300-800米,根据现场环境以及施工线材而定),RS-485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255个收发器,具有多站能力,这样用户可以利用单一的RS-485接口方便地建立起设备网络。因RS-485接口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干扰性,长的传输距离和多站能力等上述优点就使其成为首选的串行接口。因为RS485接口组成的半双工网络一般只需二根连线,所以RS485接口均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

TCP/IP协议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TCP/IP逐渐取代了其他格式的网络。TCP/IP全称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互联网络最基本的协议、是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通俗而言: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传输安全性得到了保证,传输速度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0M、100M、1000M都已经是普通用户日常都能使用到的指标;当然为了保证传输效果,单线传输距离限制在100米以内。

WieGand协议

    一种单方向的、通过高低电平变化来传输数据的通讯格式,一般采用3条导线接驳,data0、data1、Gnd,一般Gnd会在设备内与电源的Gnd共线,所以常见的为2条导线即可。WieGand协议设备与后端的控制器之间的通讯为主动把侦测到的数据发送给后端的控制器,无法接收扣端控制器给予的任何数据。WieGand协议为脉冲传输,两根线交替地发送400uS低脉冲,当Data0线发脉冲时,数据是0;当Data1发脉冲时,发送的数据是1,不能两根线同时发脉冲。脉冲的间隔时间是1mS,线压为5V;WieGand协议的传输距离为10-130米。

WiFi协议

WiFi是一种能够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WiFi是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使用IEEE 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就称为WiFi。通讯距离在100米以内,传输速率为600Mbps75Mb/S)。

USB协议

USB,是英文Universal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通串线”,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是应用在PC领域的接口技术USB接口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热插拔功能。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尔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的。USB2.0版本,传输速度可达480Mbps(60Mb/S)USB3.0版本,传输速度可达5Gbps(640Mb/S);通讯距离最多可达10米。

红外协议

    红外传输是一种点对点的传输方式,无线,不能离的太远(10米以内),要对准方向,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也就是不能穿墙而过,几乎无法控制信息传输的进度;是电脉冲和红外光脉冲之间相互转换来完成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最快可达60Kbps

蓝牙协议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是在2.4GHZ的频段传输,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传输距离,一般为10米,加强后可达100米,最多可以17通讯,传输速率可达20Mbps

微波协议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

RFID协议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即射频识别,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常用的有低频(125K)、高频(13.56M)、超高频(433M(有源),915M(无源),2.45G(有源)等)等技术。

Zigbee协议

    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工作在频率2.4GHz―2.5GHz ISM 微波段,有效识别距离可达1500m,最高识别速度可达200公里/小时,可以同时识别200 张标签,且可以全方向识别、定向识别。

GPRS协议

   GPRSGSM移动电话用户可用的一种移动数据业务。GPRS可说是GSM2G)的延续,可以理解为2.5GGPRS和以往连续在频道传输的方式不同,是以封包Packet)式来传输,因此使用者所负担的费用是以其传输资料单位计算,并非使用其整个频道,理论上较为便宜。GPRS的传输速率可提升至56甚至114Kbps。(模拟手机90头的号码,为1G,只能传输语音)。

GPS协议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 。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24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频率约为1600Mhz

3G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CDMA2000(电信,美国)WCDMA(联通,欧洲),TD-SCDMA(移动,中国),WiMAX(主要为社区家用无线宽带接入)。

4G

    4G是第4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在价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DSL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IEEE1394协议

IEEE1394接口是苹果公司开发的串行标准,中文译名为火线接口(firewire)。同USB一样,IEEE1394也支持外设热插拔,可为外设提供电源,省去了外设自带的电源,能连接多个不同设备,支持同步数据传输。传输距离在4.5米左右,传输速率为800Mbps,但目前USB3.0已达5Gbps。在关联到微机操作的应用方面,还是USB接口为主。

VPN

    远程访问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公网链路架设私有网络。VPN的解决方法是在内网中架设一台VPN服务器,VPN服务器有两块网卡,一块连接内网,一块连接公网。为了保证数据安全,VPN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的通讯数据都进行了加密处理。有了数据加密,就可以认为数据是在一条专用的数据链路上进行安全传输,就如同专门架设了一个专用网络一样。但实际上VPN使用的是互联网上的公用链路,因此只能称为虚拟专用网。

光纤

    可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由于使用的光纤不同,所能传输的距离也不一样,多模一般的传输距离在2公里到5公里之间,而单模覆盖的范围可以从20公里至120公里。

光端机

    光端机是一个延长数据传输的光纤通信设备,它主要是通过信号调制、光电转化等技术,利用光传输特性来达到远程传输的目的。光端机一般成对使用,分为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光发射机完成电/光转换,并把光信号发射出去用于光纤传输;光接收机主要是把从光纤接收的光信号再还原为电信号,完成光/电转换。光端机作用就是用于远程传输数据。

光纤收发器

    传统的5类线电缆只能将以太网电信号传输100米,在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方面已不能适应实际网络环境的需要。与此同时,光纤通信以其信息容量大、保密性好、重量轻、体积小、无中继、传输距离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纤收发器正是利用了光纤这一高速传播介质很好的解决了以太网在传输方面的问题。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网络建设时直接使用光纤为传输介质建立骨干网,而内部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一般为铜线,如何实现局域网同光纤主干网相连呢?这就需要在不同端口、不同线形、不同光纤间进行转换并保证链接质量。光纤收发器的出现,将双绞线电信号和光信号进行相互转换,确保了数据包在两个网络间顺畅传输,同时它将网络的传输距离极限从铜线的100米扩展到100公里(单模光纤)。

网络视频监控技术:

数字高清智能

    数字指TCPIP网络通讯,高清指高分辨率,智能指影像的智能分析。

数字视频

    体现在:全数字化、高分辨率、逐行扫描、无亮色分离问题、不需AD转换,抗干扰强、省成本、施工简单等。

模拟视频

    体现在:全模拟、多重AD转换、低分辨率、隔行扫描、有亮色分离问题、抗干扰差等。

标清

SD720P以下的,400线以上的,基本以480线的DVD格式为主,D1的这种范围,D1=4CIF

高清

HD720P1280*720)是高清的入门标准,也就是百万像素的;P是指逐行扫描。高清必须是逐行扫描的。

全高清

Full HD1080P1920*1080,也是单帧照片的分辨率,200万像素)

超高清

UHD2160P~4320P3840×2160~7680×4320800万像素开始,到3300万像素。

镜头

    根据距离和视角角度选择镜头,焦距6mm镜头,10米距离,55度角度;8mm镜头,15米距离,40度角度;12mm镜头,20米距离,30度角度。

光圈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图像传感器

    CCDCMOS,高清都使用CMOSCCD输出是模拟信号,还要经过AD转换,而CMOS直接是输出数字信号,无需AD转换。

全景摄像机

    从顶部往下360度摄像。

低照度

    照度是用Lux表示。0Lux表示在没有光线情况下也能拍摄,一般摄像机大都在0Lux或者0.1Lux,照度值的大小是要看镜头的光圈大小(F值:F值为镜头焦距与光圈直径的比值,比值越小,说明光圈越大,通光量越大),F值越小所需的照度越低。现在的摄像机从0.001Lux1Lux的都有,众说纷纭,当Lux值在0.001的时候,基本已经达到星光级照度。

宽动态

    宽动态技术是指在非常强烈的对比下让摄像机看到影像的特色而运用的一种技术。当在强光源(日光、灯具或反光等)照射下的高亮度区域及阴影、逆光等相对亮度较低的区域在图像中同时存在时,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会出现明亮区域因曝光过度成为白色,而黑暗区域因曝光不足成为黑色,严重影响图像质量。指摄像机对拍摄场景中景物光照反射的适应能力,具体指亮度(反差)及色温(反差)的变化范围。

码流

也称码率,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码流值为每秒值,每秒25帧)(简单理解为占用带宽,也就是会影响视频的体现速度,HD10-15MFHD25M,全码流为50M),是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指占用容量越大),画面质量就越好。码流÷8=每秒存储容量。

双码流

或多码流,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设备支持多种码流值,供不同的用户使用,如果你没有高清显示设备的,你用高清码流来显示,就是浪费带宽资源。

PAL制式每秒钟传输25帧图像,而NTSL制式每秒钟传输29.97帧(按30帧计算,每隔10秒掉1帧)。每帧原始容量,以分辨率*3~4bit/8=B

压缩格式

H.264,继MPEG4之后的新标准。达到1001的压缩效果。

存储计算

码流÷8=每秒存储容量。D1500M-800M-1G/H25fpsHD3G/H~8G/HFHD8-15G/H25M码流。D1格式(800*600*4/8)下每帧约为220KB左右。图像传输延时在400ms左右。

阵列红外

    阵列红外摄像机在监控领域中应用的最大优势在于解决了LED光源散热的问题,具有极高的发光效率和发光强度,光电转换效率比普通红外LED摄像机提高了25%左右,效率可达到45%,大大的降低能耗,增加照明距离,同时延长了摄像机的使用寿命,阵列红外夜视摄像机的使用寿命一般为普通红外摄像机使用寿命的9倍。

功耗

每路红外机,耗电2A左右,约25W功耗。

动态录像

    画面有变化时才录像,画面静止时不予录像,解决存储上的空间问题。但会导致查看录像时会有断视频的感觉。

影像智能分析

视频遮挡与视频丢失侦测等干扰检测、视频变换侦测、视频模糊侦测、视频移动侦测、出入口人数统计、人群运动及拥堵识别、物品遗留识别、入侵检测等等。这些功能看上去比过去的智能分析功能要逊色得多,但却更为实用。人脸识别

POE

    从交换机中直接取电,交换机要有此类功能。

云台

    左右,前后,360度转动。

NVR

    NETWORK VIDEO RECORDER,网络视频录像机。

NVS

    NETWORK VIDEO SYSTEM,网络视频系统。

数字矩阵

    接入交换机,输出多路高清信号给电视墙或拼接墙使用。

电视墙

    多台电视组合,可以轮流或指定显示,但并不是一个同一个显示平面。

LED拼接墙

    多路视频综合在一个显示平面上。可以是一个大屏,也可以是一个屏上多个画面。

环境传感探测技术: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

指探测器本身不发射任何能量,只是被动接收、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一旦有人体红外线(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辐射进来,经光学系统聚焦就使热释电器件产生突变电信号,而发出警报。为了克服单一技术探测器的缺陷,通常将两种不同技术原理的探测器整合在一起,只有当两种探测技术的传感器都探测到人体移动时才报警的探测器称为双鉴探测器。市面上常见的双鉴探测器以微波+被动红外居多。在双鉴探测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微处理器技术的探测器称为三鉴探测器。大多数探测器可以根据不同探测器情况要求更换不同的镜头,包括:广角镜头、长距离镜头、防虫物镜头,幕帘镜头等。

幕帘探测器

移动方向识别技术,人从探测器的不保护区域向保护区域移动,穿越幕帘探头的探测区域时,立即触发报警;人从探测器的保护区域向不保护区域移动,穿越幕帘探头的探测区域时,触发探测器延时,在延时期间,从外部进入幕帘探头的探测区域不会触发报警。

主动红外对射入侵探测器

是由主动红外发射机和被动红外接收机组成,当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被完全遮断或按给定百分比遮断时能产生报警状态的装置,叫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主动红外发射机通常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作光源,其主要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交直流均可使用,并可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直接驱动。红外光不间歇1秒发1000光束,所以是脉动式红外光束。由此这些对射无法传输很远距离(600米内,常用为100米内)。

门磁·窗磁

是由无线发射模块和磁块两部份组成,在无线发射模块有两个箭头处有一个“钢簧管”的元器件,当磁体与钢簧管的距离保持在5-15mm内时,钢簧管处于断开状态,一旦磁体与钢簧管分离的距离超过5-15mm时,钢簧管就会闭合,造成短路,报警指示灯亮的同时向报警主机发射报警信号。

玻璃破碎探测器

    利用压电陶瓷片的压电效应(压电陶瓷片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扭曲、变形时将会在其表面产生电荷),可以制成玻璃破碎入侵探测器。对高频的玻璃破碎声音(10k15kHZ)进行有效检测,而对10kHZ以下的声音信号(如说话、走路声)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玻璃破碎声发射频率的高低、强度的大小同玻璃厚度、面积有关。

玻璃破碎探测器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声控型的单技术玻璃破碎探测器,它实际上是一种具有选频作用(带宽1015KHz)的具有特殊用途(可将玻璃破碎时产生的高频信号驱除)的声控报警探测器。另一类是双技术玻璃破碎探测器,其中包括声控-震动型和次声波-玻璃破碎高频声响型。

声控-震动型是将声控与震动探测两种技术组合在一起,只有同时探测到玻璃破碎时发出的高频声音信号和敲击玻璃引起的震动,才输出报警信号。

次声波-玻璃破碎高频声响双技术探测器是将次声波探测技术和玻璃破碎高频声响探测技术组合到一起,只有同时探测敲击玻璃和玻璃破碎时发出的高频声响信号和引起的次声波信号才触发报警。

玻璃破碎探测器要尽量靠近所要保护的玻璃,尽量远离噪声干扰源,如尖锐的金属撞击声、铃声、汽笛的啸叫声等,减少误报警。

震动传感器

   能感受机械运动振动的参量(振动速度、频率,加速度等)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可燃气体探测器

可燃气体探测器是对单一或多种可燃气体浓度响应的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有催化型、半导体、和自然扩散型三种类型。报警浓度:煤气:0.1%0.5%,天然气:0.1%0.3%,液化石油气:0.1%0.5%

烟雾探测器

是通过监测烟雾的浓度来实现火灾防范的,烟雾探测器内部采用离子式烟雾传感,离子式烟雾传感器是一种技术先进,工作稳定可靠的传感器,被广泛运用到各种消防报警系统中,性能远优于气敏电阻类的火灾报警器。烟雾探测器:报警浓度:0.6515.5%FT

温度探测器

是利用热敏方式来检测环境温度进行报警的探测器,用于检测被测物体和环境的温度,当超出或低于标准值时发出报警。

湿度探测器

最常用的表示湿度的物理量是空气的相对湿度,用%RH表示。在物理量的导出上相对湿度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定体积的密闭气体,其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温度越低,其相对湿度越高。常见的湿度测量方法有:动态法(双压法、双温法、分流法),静态法(饱和盐法、硫酸法),露点法,干湿球法和形形色色的电子式传感器法。

水位传感器

    容器内的水位传感器,将感受到的水位信号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内的计算机将实测的水位信号与设定信号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然后根据偏差的性质,向给水电动阀发出""""的指令,保证容器达到设定水位。进水程序完成后,温控部份的计算机向供给热媒的电动阀发出""的指令,于是系统开始对容器内的水进行加热。到设定温度时。控制器才发出关阀的命令、切断热源,系统进入保温状态。程序编制过程中,确保系统在没有达到安全水位的情况下,控制热源的电动调节阀不开阀,从而避免了热量的损失与事故的发生。

风力传感器

    可连续监测上述地点的风速、风量(风量=风速x横截面积)大小,能够对所处巷道的风速风量进行实时显示,是通风安全参数测量的重要仪表。

光线传感器

    根据光照度的大小,获得传感值。

流量传感器

    水流量大小的检测。

压力传感器

    压力值大小的传感器。